一塊設計 | apo design - 設計共筆部落格
  • 關於我們
    • 團隊花絮
  • UI/UX
    • UI / UX 設計
    • 工具分享
  • 美感養成
  • 設計職涯
  • 設計生活提案
    • 展覽 / 活動分享
    • 設計選書
一塊設計 | apo design - 設計共筆部落格
  • 關於我們
    • 團隊花絮
  • UI/UX
    • UI / UX 設計
    • 工具分享
  • 美感養成
  • 設計職涯
  • 設計生活提案
    • 展覽 / 活動分享
    • 設計選書
沒有結果
檢視所有結果
一塊設計 | apo design - 設計共筆部落格
沒有結果
檢視所有結果
Home 設計職涯

一塊特別企劃|設計師/工程師工作五年後最大的轉變

in 設計職涯
by Judy Shyu
3 月 31,2023
4 min read

為什麼會有這個企劃?

這個企劃是透過每月一問六答,讓團隊成員能夠回應一些與設計職涯、設計工作內容相關的問題,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分享,也希望能藉此讓大家有更多闡述自己想法的機會!

那麼,企劃系列的第一題是:「設計師/工程師工作五年後最大的轉變」,來看看大家的分享吧!


Debby:仍有不足,但更務實了!

最大的差異大概是更務實了一點,比較能從比較多面向去評估設計,例如預算、技術限制、提出需求的人對設計的期待、如何挖掘更多資料佐證設計。

還有將設計,當作與合作者一起創造的解決方案的一個流程,而不是只有設計師的意見。

例如從 PM 獲得一個需求後,設想不同情境、限制,再和 PM 或工程師等討論,在那個過程中,往往會收到我完全沒有想到的情境或 idea ! 而那對我幫助很大,在那樣的討論中,我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情境、問題。五年後,還是覺得自己有好多不足,也覺得自己五年前剛接觸設計的狂妄與自以為是限制了自已看事情的角度。五年後,還是覺得設計好難好難。

未來會變輕鬆嗎?我想不會的,還是會有問題、還是會有需求,只是情境、限制不停的變換。希望到那的時候,我依舊喜歡設計。


Niki:練習「視角的切換」,減少不甘心和自我批評,工作方向明確也更有幹勁

老實說我認為真的最大的差異就是練習「視角的切換」了!

在剛出社會到初成設計師的這段時間,會很在意自己做的好不好、為什麼客戶不喜歡、老闆到底要的是什麼,這個專注點是從「我」出發,在這樣的情況下,再遇到不順利的事件發生時,很容易陷入情緒泥沼裡,就我自己來說反而容易有壓力,更無法將事情呈現與改善的更好,也或許我們還是可以盡心盡力地將工作完成、將事情做到最好,但你會發現你可能還是在一個迴圈裡,我有壓力,我釋放,在遇到同樣的情境,我再度努力突破但也再度感到壓力、疲憊。後來漸漸意識的這點,在工作執行中試著將專注點放在「事件、需求」上,(這邊並不是要我們完全失去自我,詳情可以參考 《塑思考》那些執行設計以外的選項 以及佐藤卓的《塑思考》),即使一樣會感到壓力,但觀點和需求會從「為什麼我達不到、我該如何達到」轉換成「這份工作的最終目的是___、他人會提出這個觀點是因為背後有___原因」,那樣的視角切換的情況下相對會減少對事件的不甘心以及對自我的批評,外在行為的工作執行相對的能繼續朝明確方向執行,也會更有幹勁了。


Mu:溝通、時程管理和應變處理能力才是 Junior 和 Senior 最明顯的區別

Photo by Sarah Elizabeth on Unsplash

五年期間,撇除專業技能、資源等等伴隨時間一定會成長的部分外,我覺得學習最多的應該是溝通、時程管理和應變處理能力。

剛出社會時,總想著只要有好的專業技能,就等同擁有一把無往不利的神兵利器。但隨著經歷累積我開始發現,技能只是最基本的一個,包含自我覺察、問題挖掘與解決、溝通與表達能力、專案時程管理等,似乎才是 Junior 和 Senior 最明顯的區別。雖然目前我還未能達到 Senior 的階段,但在這些年的累積後,現在的我能更有效的解決觀察到的問題,也能更有自信的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算是這幾年我覺得除了技能外最大的長進。

舉個最近工作上遇到的例子:團隊人力縮減至一半,需求卻並未減少到可負擔的範圍,而超出的需求出於產品和商業考量都必須如期完成。

上述狀況以前的我會一邊大肆抱怨一邊加班把事情做完,但不會去思考背後的問題,只會覺得老闆太過分勞工真命苦。但去年轉職後我在心態和思考模式上都有了滿大的轉變,這次雖然還是加班加得滿心幹意,但完成工作的同時,也開始會從中分析問題並提出解法,例如利用外包或工具縮短低價值工作的浪費時間、如何把團隊產能可視化,以此檢視目前產能和需求是否平衡,並以這為基礎和部門協調資源需求的配佈等等…雖然解法都還在努力階段,但能去分析和覺察問題、進一步主動展開行動,不只是用盲目的努力填補一切問題,對我來說就是在設計生涯上最大的改變了。畢竟解決產品和人的問題是設計師的必修功課嘛!我自己是這樣覺得!


Judy:面對客戶的時候可以更有信心地回應、給出建議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個反應是:原來已經五年了嗎?時間未免過得太快!過了五年,我由剛從資策會結業、進入網頁行銷公司、再到獨立接案,在工作形態上可說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

意外的是,由公司轉向自由接案反而並沒有對我造成太大的衝擊,感謝這本書幫我預習了各種與客戶接洽、接案可能遇到的情境:Michael Janda 的《為什麼他接的案子比我多? 》。

以自身工程師的角度來說,最大的差異應該是遇到問題有沒有信心能解決這點。因為是非本科系入行的,最初工作上有很多不確定又沒經驗的地方,在專案上遇到問題時就會很希望有前輩可以給予指引、確認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確,遇到客戶或設計師提出自己沒做過的功能,都會有點擔心要怎麼實作出來。

然而在經歷大小專案、解決各式各樣客戶的疑難雜症和奇思妙想之後,到現在基本上都能很穩定地處理問題了;即使遇到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需求,因為有其他從零開始開發的經驗,也不會擔心自己是否能做到,反而是能在開案之前就先評估好可行性、預估開發時間,面對客戶的時候也可以更有信心地回應、給出建議。

常被同事說問我問題很快就能得到答案或方向(自己講出來實在有點大言不慚),這點完全是靠經驗的累積,有看過、有印象,這些都會變成大腦資料庫的一個索引,再去找答案的時候的效率就會提升許多!


靖萱:不再將設計當成我的全部,並學會有效的推進每個進度

差異上可以分為『心態』和『工作執行』兩個層面:

心態上最大的差異:

不再將設計當成我的全部,讓它現在只出現在我的工作裡

可能是剛開始對它抱持著太多幻想和憧憬,加上我從小就是學藝術長大,沒有其他興趣,當時只想著『能將興趣轉換成專業應該是很幸福的事吧,畢竟沒有多少人能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無論工作上,或下班後都圍繞著它。

隨著熱情被消磨才意識到,因為一心只想著做好這件事,我讓自己沒有其他選擇,覺得除了設計我好像什麼都不會。現在工作以外的時間,我培養了不同的興趣,降低設計在我生活中的比例,反而能在工作時更專注。

工作執行上最大的差異:

學會有效的推進每個進度,不再鑽牛角尖

剛開始每個專案對我來說都是新的體驗,每個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不想被改醜或拔掉費盡心思的想法,常常對專案帶有太多個人情緒,被肯定時會很雀躍,開心一整天,被否定時也會特別難過。

慢慢才發現,對專案帶入太多感情,除了增加自己的情緒壓力,也容易讓進度卡關。現在不管是面對難搞的客戶、被改到四不像的設計,都能先將情緒抽離,客觀解決問題。

Photo by Ross Sneddon on Unsplash

Lauren:想法和夢想都不一樣了

我和自己最大的差異在於想法和夢想都不一樣了,一開始是以視覺設計師為目標邁進,現在則是成為了介面設計師。唯一相同的是我一直往自己想成為的目標邁進。

工作後的五年這個世界變化很大,剛入職的時候介面設計師是個很新穎的職業,跟父母解釋我在做什麼的時候需要花費時間說明我的職業,現在介面設計師已經被列為可能被 AI 取代的職業之一了(嗚嗚)

這五年來有了接案公司和 in house 的經驗後,更加知道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工作性質是什麼,兩間公司的環境、氣氛以及可以學習到的專業也差很多,幫助我未來職涯選擇以及發展。

我一直在思考未來的五年我為成為什麼角色,是否該繼續選擇設計師這個工作,還說要考慮轉職成為產品經理,可以更靠近產品的核心,目前也在轉職的轉換期,希望我的每一個決定可以變成更好的自己!


結語

看到這裡,你對於設計師/工程師的職涯有怎麼樣的想像呢?面對 AI 浪潮,設計師和工程師絕對都是首當其衝的職業,未來大家的工作型態肯定又會有巨大變化,實在令人又緊張又期待!

此篇文章是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如果你想要閱讀其他篇歡迎點擊以下連結 👇

1. 📌 一塊特別企劃|設計師/工程師:工作五年後最大的轉變 (您現在閱讀的是這篇)
2. 一塊特別企劃|近期 UI/UX 設計資源精選分享!
3. 一塊特別企劃|除了現職以外的職業選擇?
4. 一塊特別企劃|如何進行專案管理?探索專案管理的各種可能
5. 一塊特別企劃|面對設計挑戰:如何在複雜情境說服與提供設計解決方案
6. 一塊特別企劃|資深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呢?

👩‍💻 想知道我們的作者群,歡迎閱讀 👉 關於我們

Tags: 一塊特別企劃經驗分享網頁設計設計問答 Part 2
ShareShareShare
Judy Shyu

Judy Shyu

前端工程師,興趣廣泛,試圖為自己找到一點規律而寫作。

上一篇文章

使用者訪談,我所學到、獲得的。

下一篇文章

一塊特別企劃|近期 UI/UX 設計資源精選分享!

相關文章

一塊特別企劃 |  新發現!有趣的 App 與服務推薦

一塊特別企劃 |  新發現!有趣的 App 與服務推薦

by Debby
3 月 09,2024

近幾年 AI 熱潮除了各家產品加入 AI 功能、還包含了各式 AI 的新工具,這篇文章團隊將分享最近使用或發現的 App 或服務,有靈感庫、自動化流程到生活健身...

一塊特別企劃 | 如何渡過,那些印象深刻的低潮

一塊特別企劃 | 如何渡過,那些印象深刻的低潮

by Debby
1 月 09,2024

新的一年你/妳是否也有寫下新年新計畫呢?或是回顧 2023 年發生的事的?這次的問答題目比較特別,我們回顧了彼此印象深刻的低潮時刻、回想那些時光多麽的難受,再對...

這份工作與想像中最大的落差

一塊特別企劃 | 這份工作與想像中最大的落差

by Judy Shyu
12 月 04,2023

入行經過幾年,大家對於設計這份工作原本有怎樣的期待、實際的體會如何、現在又是怎麼調適的呢?團隊成員的簡短分享或許會讓你在自己的職涯中找到共鳴,也許有機會從中發現...

Back to List

一塊特別企劃

一塊特別企劃|設計師問與答 Part2

一塊特別企劃|設計師問與答
連結至一塊設計 facebook 專頁

標籤

Adobe Xd (3) AI (1) B2B (1) COVID19 (1) designer (2) design tool (3) Figma (4) functional map (1) HTML (2) illustrator (1) UI (27) UX (19) web design (1) Wordpress (2) 一塊特別企劃 (8) 字體 (7) 專案管理 (1) 無障礙網站 (5) 產品設計 (2) 筆記 (4) 經驗分享 (31) 網頁設計 (21) 設計問答 Part 2 (10) 設計師問答 (1) 設計選書 (2) 課程心得 (1) 講座 (2) 購物流程 (1) 週年企劃 (5) 遠端工作 (2) 電子報 (1) 靈感 (6)
一塊設計 a piece of design

聯絡我們

任何合作或問題請洽:
info@apodesign.tw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Follow us

Copyright © 2020 apodesign.tw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檢視所有結果
  • 關於我們
    • 團隊花絮
  • UI/UX
    • UI / UX 設計
    • 工具分享
  • 美感養成
  • 設計職涯
  • 設計生活提案
    • 展覽 / 活動分享
    • 設計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