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設計 | apo design - 設計共筆部落格
  • 關於我們
    • 團隊花絮
  • UI/UX
    • UI / UX 設計
    • 工具分享
  • 美感養成
  • 設計職涯
  • 設計生活提案
    • 展覽 / 活動分享
    • 設計選書
一塊設計 | apo design - 設計共筆部落格
  • 關於我們
    • 團隊花絮
  • UI/UX
    • UI / UX 設計
    • 工具分享
  • 美感養成
  • 設計職涯
  • 設計生活提案
    • 展覽 / 活動分享
    • 設計選書
沒有結果
檢視所有結果
一塊設計 | apo design - 設計共筆部落格
沒有結果
檢視所有結果
Home 團隊花絮

一塊特別企劃|除了現職以外的職業選擇?

in 團隊花絮, 設計職涯
by Judy Shyu
6 月 04,2023
5 min read

現代人或多或少都具備一些斜槓特質,不論是與本身專業無關的興趣或是特殊專長,都值得花費時間心力在其上,也能帶給我們許多啟發。

如果想要轉換跑道,從事現在職業以外的工作,大家會有什麼樣的選擇呢?希望可以藉由本月的一塊設計問答主題,一窺大家在自身專業以外的樣貌!

Debby

我會想要做從事工藝師傅或裱框師傅,不停做某件事情精雕細琢。
只要是手作的事都好。
不久前,我拿著一張明信片去找裱框店裱框,店裡是對老夫婦,老師傅戴著眼鏡精準地拿起木尺算出費用和我討論施作方式。討論結束到店裡兩三隻貓在店裡閒晃。
我想像,如果我老了也能這樣工作,不用為了薪水和被淘汰的壓力,而持續有人對於我的服務有需求,同時又能溫飽,那該有多好。

不用像科技產業技術,需要面對不停有技術更新、工具交替,還有流程、工作方法也要知道、學習。
做工藝品的師傅,專注在某些技術,用雙手打磨某個工藝品,甚至享受在製作的過程,在那段過程,不用追求效率、成長、獲利;只屬於製作者工匠與工藝品之間的世界。
對我來說那會是多麽浪漫、多麽理想的職業、工作方式,即使做著有可能會被科技淘汰我,但對於用雙手一個一個打造獨一無二的過程,我想是不會被取代的,因為手工藝緩慢、產出相較於科技產品的開發模式是極低效的。但那卻能夠帶來心理平靜。

可能是做產品設計師一段時間後,對於追求快速產出、競爭、效率,感到疲乏,突然很嚮往遠離這些科技世界的環境,逃離這些競爭,還能夠無後顧之憂的過日子,那真的會是蠻希望擁有的。

person using chisel while curving wood
Photo by Dominik Scythe on Unsplash

Niki

除了設計師以外還有什麼是我有興趣的事?這件事從過去以來就一直是我在思考的提問,老實說因緣際會下也默默探索出了除了設計以外的興趣,現在也慢慢的前往那份興趣變成工作的路上,但我不確定該如何稱呼那份職業,療癒師?占卜師?唯一知道的是現階段的自己對人格、心靈、靈性等未知的領域充滿了好奇,也會想要往那方面去摸索學習。

不過好像也不一定要有個什麼特定的定位或身份名稱,就統稱身心靈工作者好了,畢竟這領域很廣,涵蓋了心理學、物理學、神秘學、玄學、神話、各國文化等等,而就大部分的人的認知,關於這方面的職業從科學角度的諮商師、心理師、治療師、芳療師到靈性層面的算命師、解讀師、占星師等等,涵蓋的層面極其廣大,觀點似乎也相對廣闊,不是絕對的黑與白,身心靈工作者能做的事也不僅此於目前所常見的,而回歸我們身而為人來看,其實始終脫離不了身體、心靈、靈魂這三個層面,也大大影響著生活各方各面,以及遇見事情的反應,這都是這個領域有趣以及我好奇的地方。

現代人的職業不再只有唯一,許多人會以各式各樣的身分、職業來定位自己,我想我現在也還沒有想用一份職業定義設計以外的自己吧,隨著興趣的走向會持續探索出不同的技能、特質,自然也會發展出不同職業的自己的,同時也是抱著一個做夢的心態期待有更廣闊的自己吧(笑,至少現在很明確的是對於心靈的世界是有興趣的。

Photo by Pawel Czerwinski on Unsplash

Mu

比起設計其實我更喜歡畫圖,但我從大學時期就被各方教授灌輸了一個覺悟,一旦把某件事變成職業靠它吃飯,基本上它就成了一種為他人服務的技能,必須迎合顧客的喜好和市場需求。這樣說可能有點悲觀,但一想到把畫圖當成職業可能遇到的各種瓶頸、自我懷疑和必須性的妥協,就覺得如果我還想愛著這個從小陪到大的興趣,就絕對不能把畫圖變成職業,不管是當個插畫家還是圖文作家。

所以和美感相關,又是服務導向,我擅長、沒熱愛到不願意妥協的設計業,幾乎就是我的第一首選。所以雖然有想過轉換跑道,但其實這麼久以來一直也沒想到,如果不做設計了,還有哪個職業能像現在一樣剛好?

但不考慮實際技能限制,單純考慮有興趣想嘗試的方向的話,開始現在這份工作後,我逐漸對數據分析產生了一些興趣。以數據分析產品現況、追查問題背後原因,雖然大多時候只是旁觀其他同事分享,但偶爾幾次的嘗試經驗讓我覺得這種一步步藉由數字解析出答案,並以此提供決策參考的工作內容也滿有趣的。而且和設計不同,數據是毫無感性空間的理性事實,不必絞盡腦汁想如何為自己的設計證明價值,或許也是一個滿新奇的職業體驗吧?雖然 BA 這類超級吃重數學和商業邏輯的飯碗,想端起來必然需要重新經歷專業訓練,也未必符合我的想像,但現階段來說如果真的不想端設計這碗飯了,我大概會想嘗試看看數據分析的相關工作!

Photo by Stephen Dawson on Unsplash

Judy

對自己的其中一個定位是出於興趣的插畫家,雖然近年重心都放在工作上,所以插畫基本荒廢了,但要是有條件能轉換跑道,絕對會想要嘗試跨入這個多少比較熟悉的領域。和 Mu 有點類似,但或許因為從小到大都不是設計/繪畫相關專業,所以初生之犢不畏虎XD

一直以來都覺得可以兼顧本職工作和興趣的人超級厲害!朋友們之中不乏把興趣經營得有聲有色的人,每次看到他們發表新作品都會體悟到時間安排的重要。我本身是會一頭栽進工作、有空閒時則會放空耍廢或安排假期旅行的類型,雖然也還算符合「認真工作、也認真玩」的目標,但個人時間的安排還不能說很滿意,總是覺得還能再擠出一些時間給能有所產出的興趣,讓一天的時間運用更加最大化。

回到正題,插畫的商業模式,從貼圖、印製各種媒材的商品、作品集、到接個人委託或商稿,基本上都滿令我躍躍欲試的XD 目前的經驗只觸及到貼圖和到印刷商品這塊,以往因為對自己的技術還沒有太大信心──雖然也不是說現在就有──只有答應過規模較小的邀稿。若要轉而拓展插畫領域的話,或許就會從穩定畫圖和接案開始。委託(commision)這個商業模式在海外已經行之有年、相當成熟,近年台灣的插畫社群在這一塊也爆發性地成長,完全是十年前無法想像的光景!

話說回來,即便轉換跑道,原本的前端專業也還是能結合進來,做個作品集官網!可以和專業結合光用想的就太讚啦,目前唯一讓我止步不前的只有對自己的插畫作品不夠有信心了XDTZ

Illustrating on an iPad pro with apple pencil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靖萱

一定是健身教練!!
如果說人生到現在有什麼後悔的事,就是太晚接觸健身了!

26歲前我是個死不運動的人(連散步都覺得累?),更別說一些 outdoor 的活動,像是爬山、溯溪,我整個人就是一坨脂肪。直到三年前因為工作與生活沒達到平衡,身體不時出狀況、動不動就生病,才開始正視這件事。接觸健身後,對我的身心靈有了很大的轉變,除了變得有自信,想法不自覺地變得正向,體力也變得更好了,我也開始接觸更多會花體力的活動。

雖然現在健身教練和設計師一樣滿街都是,但好的教練真的很稀少耶,好的教練除了要有豐富的運動知識,也要能正確傳達給學生,並從學生的反饋中不斷調整,甚至和設計師一樣,需要有運動專項。

至於為什麼會想當健身教練呢,可能是這份職業帶來的價值滿符合我現在的生活理念,“保持健康”會是薪資外的內在報酬,邊工作還能邊投資健康應該是少有的職業!再來是覺得要進入這個產業,才能與同業的人有更多的交流、學習更專業的知識(就像我現在在設計業的狀態!),是業餘比較沒辦法接觸的。

woman in black tank top and black leggings lying on black floor
Photo by LOGAN WEAVER | @LGNWVR on Unsplash

Lauren

我自己是有很多興趣和愛好的人,如果不做設計師的話,應該會想當工程師或是服飾店老闆娘吧!

兩個職業差很多,但兩個專業都是我考慮未來不想當設計師後轉行的方向!我自己很熱衷用自己的能力完成一件事的感覺,所以幾年前剛接觸程式語言的時候沈迷了一陣子,也成功刻出自己的作品集網站,但後來到了新公司工作後就停擺了,現在我正在待業期間,打算重新拾起程式語言課程,再重新學習一次。

除了程式外,我自己本身對衣服和時尚有很大的興趣,我是一位非常愛買衣服和打扮的人,為了買到自己喜歡的衣服和價格,曾經很認真的研究批發檔口和布料,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會想試試賣自己精心挑選的衣服,看看能不能認識一些同好一起買衣服。

Lifestyle images scattered across table
Photo by Harper Sunday on Unsplash

此篇文章是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如果你想要閱讀其他篇歡迎點擊以下連結 👇

1. 一塊特別企劃|設計師/工程師:工作五年後最大的轉變 
2. 一塊特別企劃|近期 UI/UX 設計資源精選分享!
3. 📌 一塊特別企劃|除了現職以外的職業選擇?(您現在閱讀的是這篇)
4. 一塊特別企劃|如何進行專案管理?探索專案管理的各種可能
5. 一塊特別企劃|面對設計挑戰:如何在複雜情境說服與提供設計解決方案
6. 一塊特別企劃|資深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呢?

Tags: 一塊特別企劃設計問答 Part 2靈感
ShareShareShare
Judy Shyu

Judy Shyu

前端工程師,興趣廣泛,試圖為自己找到一點規律而寫作。

上一篇文章

一塊特別企劃|近期 UI/UX 設計資源精選分享!

下一篇文章

一塊特別企劃|如何進行專案管理?探索專案管理的各種可能

相關文章

一塊特別企劃 |  新發現!有趣的 App 與服務推薦

一塊特別企劃 |  新發現!有趣的 App 與服務推薦

by Debby
3 月 09,2024

近幾年 AI 熱潮除了各家產品加入 AI 功能、還包含了各式 AI 的新工具,這篇文章團隊將分享最近使用或發現的 App 或服務,有靈感庫、自動化流程到生活健身...

一塊特別企劃 | 如何渡過,那些印象深刻的低潮

一塊特別企劃 | 如何渡過,那些印象深刻的低潮

by Debby
1 月 09,2024

新的一年你/妳是否也有寫下新年新計畫呢?或是回顧 2023 年發生的事的?這次的問答題目比較特別,我們回顧了彼此印象深刻的低潮時刻、回想那些時光多麽的難受,再對...

這份工作與想像中最大的落差

一塊特別企劃 | 這份工作與想像中最大的落差

by Judy Shyu
12 月 04,2023

入行經過幾年,大家對於設計這份工作原本有怎樣的期待、實際的體會如何、現在又是怎麼調適的呢?團隊成員的簡短分享或許會讓你在自己的職涯中找到共鳴,也許有機會從中發現...

Back to List

一塊特別企劃

一塊特別企劃|設計師問與答 Part2

一塊特別企劃|設計師問與答
連結至一塊設計 facebook 專頁

標籤

Adobe Xd (3) AI (1) B2B (1) COVID19 (1) designer (2) design tool (3) Figma (4) functional map (1) HTML (2) illustrator (1) UI (27) UX (19) web design (1) Wordpress (2) 一塊特別企劃 (8) 字體 (7) 專案管理 (1) 無障礙網站 (5) 產品設計 (2) 筆記 (4) 經驗分享 (31) 網頁設計 (21) 設計問答 Part 2 (10) 設計師問答 (1) 設計選書 (2) 課程心得 (1) 講座 (2) 購物流程 (1) 週年企劃 (5) 遠端工作 (2) 電子報 (1) 靈感 (6)
一塊設計 a piece of design

聯絡我們

任何合作或問題請洽:
info@apodesign.tw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Follow us

Copyright © 2020 apodesign.tw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檢視所有結果
  • 關於我們
    • 團隊花絮
  • UI/UX
    • UI / UX 設計
    • 工具分享
  • 美感養成
  • 設計職涯
  • 設計生活提案
    • 展覽 / 活動分享
    • 設計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