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系列的最後,筆者想針對網頁設計的文字部分作延伸討論,內容可能有些發散──不限於字體,更延伸到網頁設計本身的一些觀念──但大致上就是想強調與前後端搭配實作時應考量到的「設計彈性」,並且用「多語系網站」來實際舉例。
不論是客戶、設計師還是工程師,大家都是網路使用者,只是使用的網頁類型依據各自的生活經驗有所不同。可能有些人經常使用購物網站,對於購物流程就會有比較多觀察(通常好用的網站使用起來順順的沒什麼感覺,一旦遇到難用的網站,敏銳度就會提高了XD);又可能有些人常使用資訊型的網站,像是論壇或是投資網站,就比較清楚何種呈現方式能讓人很快找到重點、查詢到想要的內容。
然而,在製作網頁時,我們要關注的不只是個人自身的經驗,而應該考量實際使用者的感受(退萬步言,業主想像的使用者感受)。設計師們可能會需要挑戰自己從來沒有使用過的網站類型──可能是嬰幼兒產品網站、跨國企業的其他國家語系網頁、或在這行其實很常見、但通常末端使用者不會用到的:網站後台。
這些跳脫自身體驗的產品與內容,就是考驗設計師(工程師也是啦)經驗值的時刻了。如何累積經驗值呢?最差的情況就是專案裡所有人都盲目摸索,於是網頁上線才收到使用者的抱怨,並據此改進;不過大部分的情況可能會是這樣:業主本身對產品的特殊情況有一定的了解並據此提出需求,或是專案裡有身經百戰的可靠隊友,團隊就能在規劃階段先作功課,盡量全面地考量,也能在測試階段盡量減少上線後才爆炸的可能。
最後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分享筆者自己曾經遇過的、以前幾乎沒特別想過的情形,希望藉此幫助讀者們在實際遇到這種未知領域網頁時,可以有多一些心理準備。
與前後端搭配實作時應考量到的重點
身為設計師,在設計網頁時,思考方式需要跳脫平面設計的框架,畢竟兩者有一個很大的差異:「網頁是活的」!平面設計在固定的版面、尺寸中呈現固定的排版、圖片和文字,但來到網頁設計,版面會隨著觀看的裝置尺寸變化,而同一個產品網頁版型,又會由後台帶入資料,衍伸出千百種不同產品、文案內容。
這也就是說,進入網頁設計的領域,設計師就不再只能思考單一層面:如何調配現有的圖文素材,引導觀者視線、讓畫面美觀又能清楚呈現資訊;而是要再加深一個維度:這樣的設計帶入過少/過多的文案時,該怎麼呈現?如何在極端情況(內容不足/內容過多)下也能讓版面維持優良的設計?也就是由靜態進入動態變化的世界。
下面就藉由多語系網站這種與文字息息相關的、典型的「不同內容套用至同一設計」類型,來具體探討「設計彈性」。
多語系網站會遇到的文字呈現情境
多語系網站從簡單的雙語系,到包含幾十種語系的全球性網站都有。一般專案設計時為考量成本,通常會以其中一種語系作為主要方向、其他語系就直接套上翻譯由前端工程師處理;不過,正式的大型專案可能也會需要設計師提供多語系的 prototype ,這時稍微了解各語系的文字特色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一開始沒有考慮到各種語言之間的特性差異,可能會遇到像是註冊按鈕設計只剛好容納了「註冊」兩個中文字,翻譯成英文變成「Register」、翻譯成德文則變成「Registrieren」(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這樣因為單字長度差異導致排版空間不足的窘境。
以下將列舉一些多語系網站常見的細節,希望這些內容不論對剛入行的設計師還是前端工程師,都能建立一些對多語系網站的心理準備,盡可能地讓設計本身富有彈性。
一、不同語言間字形的差異
在系列文章的上一篇有介紹到 Google Fonts 的介面,每種字體都有展示該字體字形(Glyphs)的區塊;不同語言文字的字形無論是寬、高還是文字內部的緊密度都不同,若全部使用同一套字間距、行高、段落間距設定,就無法兼顧全部語言的閱讀性。
不同語言的字形大致可以歸納成三種 [註1]:
- English-like(類英文文字):奠基於拉丁字母的文字,英語系國家、歐洲、非洲地區大多使用此類文字;越南文則是例外,雖然也以拉丁字母為基底,但因為包含聲調符號所以屬於高文字。
- Tall(高文字):文字本身的高度較高,南亞、東南亞、中東地區均屬此類。高文字需要的行高比類英文文字稍多一些。
- Dense(密集文字):字形較大、構成較複雜,中文、日文和韓文屬於此類。密集文字會需要更高的行高、以及較大的字間距來確保閱讀舒適順暢。
另外要注意的是各字體對字重的支援度落差,像 Roboto 這種有 100 、 300 一路到 900 字重的字體是少數,常見的問題是某些語言的字體沒有 Medium 500 字重(微軟正黑體就沒有 Medium 字重……)。所以設計多語系網站時,要注意若有使用除了 Regular 400、Bold 600 以外字重,就可能會面臨切換語系後出現缺少字重導致層級不明確。
※ 給前端工程師的額外說明:在 CSS 中, line-height
的預設值為 normal
,而 normal
通常為 1.2 ,也就是字體大小的 120% 。 line-height
有多種寫法(數值、px、em、rem、%、initial、inherit…等),筆者建議直接以數值標示最為明確,可以直觀地瞭解是字體大小的「 1.2 倍行高」。實際呈現時,這個高度還會受字體設計本身影響,這就是為何有時明明做好文字在按鈕裡垂直置中,但換了另一種字體文字位置就歪掉了。
二、不同語系間單字長度的差異
你知道翻譯成德文/俄文,很多單字的長度會直接爆增兩三倍嗎?這兩種語言的單字長度通常較長,因此可以當作多語系元件寬度的一個指標。設計時為文字保留延伸空間相當重要,如果什麼元件都剛好塞得緊緊的,更換語系或改變內容後就可能出現資訊被截斷、無法完整顯示的問題;如果被截短的是段落文字,還能靠「閱讀更多」按鈕來處理,但如果是 UI 元件,可能會導致使用者根本看不出該元件的作用。
單字長度的差異,又衍伸出多欄式排版可能造成的斷句問題──這算是使用密集文字作為母語的人容易遇到的盲點。因為中文單字通常較短,在網頁中做多欄設計也無所謂,10個字元左右的欄寬都還算充裕。然而西文語系的單字普遍較長,「欄寬」在西文世界也是重要的文字排版要素之一,為避免文句和單字被斷得七零八落,理想的欄寬就比中文字多上不少,需要落在40-60字元間或更長 [註2]。
不過,知道這些又能怎麼辦呢?要做多國語言 prototype 時,設計師們難道要複製多個版面再慢慢套上翻譯嗎?遇到這種擺明了就是重複作業的流程,就該來找找是否有自動化工具可用了 [註3]! Adobe Xd 有 World Ready 、 Data Populator 和 Google Sheets 等等外掛、 Figma 則有 Translator 等套件,都能直接套入預覽用或是翻譯好的文案。對前端工程師而言, Google Sheets 也是超實用工具,特有的 =GOOGLETRANSLATE
函數,可以進行大量 UI 元件的翻譯,適合作為初步的頁面文案提供給翻譯人員檢視潤稿。
三、不同語系的閱讀方向差異
各位中文母語人士肯定都很熟悉由上而下、由右至左的直書排版,雖然在網頁上相對少見 [註4],但在電子書和紙本書籍雜誌卻是非常常見的,這是中日韓語系獨有的文字排列方式,除非是只有中日韓語系的網站才會使用,在此暫不討論。不過,你知道阿拉伯文、希伯來文都是由右至左閱讀的嗎?
這邊就要提到「網頁方向」( direction )了,網頁方向可分為 left-to-right ( LTR )和 right-to-left ( RTL )兩種,在 CSS 中可用 direction
來設定。用最最簡單的描述概括,就是在 HTML 結構中撰寫 1-2-3 這樣的內容,在一般 LTR 網頁中檢視就會由左至右看到 1-2-3 靠左對齊的畫面,若將網頁流向改為 RTL ,在頁面中看到的順序就會變為 3-2-1 且靠右對齊(閱讀順序左右相反)。當然,實際情況比這複雜得多 [註5],但我們由此可知網頁的排版流向很重要,這也是為何在前端排版時,如非必要盡量少用 absolute 定位 ,因為使用 absolute 定位的元件會無視網頁方向,也就無法單純依靠改變方向來變更該元素的位置。
四、其他延伸細節
- 不要在圖片裡放文字:有看過系列文章第一篇可能已經知道了:不要把需要時常修改替換的文案放在圖上!這也適用於多語系網站的情境,就算對設計師來說同一張圖出 30 種語系版本只是小事一樁,在網站裡要管理這一堆圖也是非常可怕的事。
- 語系選項的設計:如果網頁語系規模不大,可以單純使用語言當選項,如「 English、Français、中文」(注意文字要以對應語言顯示)。但若是全球性網站,只使用語言名稱就稍顯不足,身為中文使用者應該有深刻體會,同樣語言在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的用法與意義(香港繁中、台灣繁中;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的英文…);相對地,同一個國家內也有使用不同語言的可能(比利時官方語言就有三種)。因此理想的呈現方式會是「區域+語言」的組合。
- 注意避免 input 元件與文字夾雜的情形,受語法順序不同影響,會導致難以翻譯。
- 日期、幣值、符號的表現方式不同:例如月份的中文與英文完整文字長度差距頗大、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時間表示方式……等等。
以上,系列文章暫時到此結束,希望閱讀完能帶給你一些收穫!
[註1] 可參考這篇超棒的整理:《Language support – Material Design》
[註2] 關於欄寬的說明,則可參考:《Understanding typography – Material Design》
[註3] 這篇文章介紹 Adobe Xd 外掛和 Google Sheets 翻譯函數,解決你一切翻譯煩惱~《你給我翻譯翻譯,什麼叫用 Adobe Xd 設計多國語系網站》
[註4] 日本甚至有專門的協會(縦書きWeb普及委員会)推廣網頁直書文字,還舉辦了 2015-2017 三屆比賽,可以從得獎網站看到縱書網站的各種可能性。
[註5] 非常詳盡地說明頁面方向由 LTR 轉為 RTL 時會有哪些差異:《Bidirectionality – Material Design》
系列文章目錄:
To 設計師:入門網頁字型指南 -1(網頁字體授權)
To 設計師:入門網頁字型指南 -2(網頁字體呈現基礎)
To 設計師:入門網頁字型指南 -3(網頁字體設定的複雜度光譜)
To 設計師:入門網頁字型指南 -4(實用工具:Google Fonts介紹)
To 設計師:入門網頁字型指南 -5(設計彈性與多語系網站)← 現在在這裡!